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?.....
在前世的眼眸深處...
彷彿看到一個人的孤獨
淚眼模糊是千年來的相思苦
感情的深刻體悟
眼角滑落的淚珠
內心的無助,分離時的恍惚
往事歷歷在目,情在誰心深處
情深緣淺,紅塵人消瘦
今生將為情守候
漫漫紅塵路
深深的眷戀又被誰無情埋葬
一箋愫紙
道不盡相思的情殤
寫不盡人間沉浮
看不透鏡花水月的虛無
為您在紅塵流連
山盟終是緣盡的淒涼
情深,奈何緣淺
終將在夢醒時分落幕
低吟淺唱
唱不盡相思紅豆淚滿眶
吟不完春花綠柳滿畫樓
繁華落盡
花自飄零水自流
有情、無情是緣起性空。(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)
所謂「緣聚則有、緣去歸空」没有因緣和合就没有一切法與現象!
促使人類進步的永遠是理智,而不是本能 。
這就是人類和禽獸的區別 。
更是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 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常將他人好處想.pdf · 版本 2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為開啟PDF檔;Adobe Reader軟體下載安裝
取得速度飛快的免費網路瀏覽器 Google Chrome 能夠飛快執行網站和應用程式。
下載安裝 Chrome 瀏覽器;適用於 Windows 8/7/Vista/XP;隨附高達15GB的Google雲端硬碟儲存空間
[微軟OneDrive]:將您所有的檔案與相片存放在OneDrive。輕鬆從您的手機,平板以及電腦進行存取與分享。
囊括所有文件的單一空間;15 GB的免費空間.
商務用OneDrive提供1 TB的儲存空間,可供使用者管理工作檔案,並且能讓IT保護重要的公司資料
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
竺道生法師,因公開主張「闡提(惡人)之人,也有佛性,可以成佛。」而不見容於同門師兄弟,回到蘇州虎邱山,結草庵自修。
一日,在庵前聚石講法,講到慷慨激昂時,指著眾石說:「眾生皆平等,人人都具有佛性,所以,人人皆可成佛,闡提之人,當然也有機會成佛,你們說對不對?」結果,眾石均應聲齊點頭,稱「是」。
後來,《大本涅槃經》傳入中土,證實道生法師所說的話,真實不虛。這就是留傳千古的故事: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。」
◎ 附注:
兩位好友,煮水泡茶,水開了,茶壺呼呼叫著:
甲指著茶壺說:「茶壺多樂觀,雖然屁股被燒得通紅了,它仍然快樂地吹著口哨。」
乙接著說:「這就是無情說法有情聽,情與無情合而為一了。」
「情與無情同圓種智」,本來這句話就是真實的,只因為你我的心靈閉塞,未曾悟覺,所以從我們口中說出來時,反而不真實感。
試想:一隻狗,你打它,它就跑;桌子任你怎麼打它,它仍在原地;為什麼?因為狗是屬於有情,桌子是無情。
以世俗的分別觀念中,情與無情如何能成為一體呢?
然而,青青翠竹,能向你說宇宙生命的訊息,鬱鬱黃花,它能顯示人間生滅無常的感觸,山河大地,都有它無窮無盡的妙諦與妙用,你若自性清明,自然有圓融的智慧,即能體會出,身心與宇宙萬物是合一的;你若無真實的禪心,無悟覺的慧眼,怎能看得到人間有情與無情,翻翻滾滾的真相呢?
慈悲自己
一個禪者在河邊打坐時,聽到掙扎的聲音。睜開眼睛一看,是一隻蠍子正在水裏掙扎。
他伸手把它撈上來,被蠍子豎起的毒刺蟄了一下,他把蠍子放到岸上,繼續打坐。
過了一會兒,他又聽到掙扎的聲音,睜開眼睛一看,蠍子又掉到水裏了。
他又把牠救上來,當然又被蟄了一下。他繼續打坐。
過了一會兒,他又有了相同的不幸遭遇。
旁邊的漁夫說:「你真蠢,難道不知道蠍子會蟄人嗎?」
禪者:「知道,被它蟄三次了。」
漁夫:「那你為什麽還要救牠?」
禪者:「蟄人是它的本性,慈悲是我的本性。我的本性不會因為它的本性而改變。」
這時,他又聽到掙扎的聲音。一看,還是那只隻蠍子。
他看著自己腫起來的手,看看水裏掙扎的蠍子毫不猶豫地再次向牠伸出手去。
這時,漁夫把一個乾枯的樹枝遞到他手上。
禪者用這根樹枝撈起蠍子,放到岸邊。
漁夫笑著說:「慈悲是對的,既要慈悲蠍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所以,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。」
保護好自己,才有資格善待別人。
我很喜歡這個故事,這讓我想到人們常說的一句話:「這年頭,好人難做」。
是啊,好人行善,是他的本性。
但行善的對象卻不一定也是善的;行善的結果也不一定是善果。
為什麽會這樣呢?
正如漁夫所言:「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。」 「慈悲是對的,既要慈悲蠍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」
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:首先要對自己負責,才能真正做到對其他人負責。
很難想像: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,怎麽可以照顧好別人?保護好自己,才有資格和能力去善待別人。
這篇故事 最喜歡「蟄人是它的本性,慈悲是我的本性。我的本性不會因為它的本性而改變」與「慈悲是對的,既要慈悲蠍子,也要慈悲自己。所以,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。」這兩句話。
不因別人的惡,而影響了自己的善,
不因對方的言行,而影響了我們的心情或行為。
不因對方的言行,而影響了我們的心情或行為。
智者,自己主宰自己的一切喜怒哀樂,
愚者,由旁人的言行來主宰自己的喜怒哀樂。
走進中台世界, 智慧東方-1